当前路径: 弘扬航天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> 正文

他用双手绕出“太空精度”

时间:2024-12-03       来源:中国航天科工、中新图片

  航天精神今日谈:

  既能以 “向上的弹力”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,又能以“足够的定力”40 年如一日扎根岗位打造完美,李基平的工作经历完美诠释了“一个合格的工匠,要像弹簧一样,不仅要有向上的弹力,还要有足够的定力”,执着专注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,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。

  在航天科工九院红峰公司,绕弹簧是高级技师李基平的绝活,机床无法保证的精度,他可以!

  20244 29 日,中国空间站首舱“天和核心舱”发射成功,李基平和同事们倍感激动和自豪。由他们生产的气体流量调节阀产品顺利升空,在后续空间站任务中发挥出重要作用。这个被称作“太空空调”的产品上,就有李基平绕制的弹簧。

  太空产品上的弹簧对弹力精度要求极高,必须把公差控制在 ±0.01 毫米,长度、直径、垂直度等都是关键点。李基平接到任务后,用拇指和食指掐住细细的钢丝,绕了测,测了拆,拆了再绕,连续几天攻关,合格率却不尽如人意。

  弹簧圈数确定下来,两头并圈的部分磨平,手指头和砂轮距离只有 2-3毫米,细细的钢丝与砂轮之间火花飞射,巨大的热量传导至手指尖,手指头也烫起了泡。就这样,反反复复地起泡、成茧,最终顺利达标!“太空空调”经过上百次地面试验和多次飞行任务,弹簧一直表现良好。

  “我是1964 年原子弹爆炸成功那天出生的,干航天是一种缘分,必须要干好。”车间里,大家都下班了,他总会留下来再对自己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查。这种习惯,他坚持了 40 多年。

  “有困难,找李师傅。”他肯钻研,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,以小型实用的工艺方法解决产品研制中的多个难题;他的工作台上,“党员先锋岗”的牌子常驻不走,“‘红领’楷模”是同事们对他的尊称。

  多年来,李基平一直承担航天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关键零件的加工任务,任务的完成率、可靠性都堪称完美。( 海报/ 婕 文/ 曼、吴冰玉、邓顺英)